你想过上怎样的生活?

Dreaming Life

你想要过上怎样的生活?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前两天,在抖音上无意间听到了寸铁的《目击你刚刚完成这一跳》,感觉很想之前听过的凹与山的《理查》。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普通人普普通通的过了一辈子,最后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这一生。这让我开始想,我到底想过怎样的一生?
还是前两天,我叔不远万里给我打来视频电话,最主要的目的就一个——给我灌输他所谓的成功学。其中不乏很多道德绑架之类的,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一个主题——作为一个普通人,目标一定要高,一定要成功。给别人打工没有出息,只有自己搞出一番事业才算得上成功。一方面,我很讨厌这种干干巴巴的说教;另一方面,我并不认同他的说法。在我眼里,成为一个平民也没什么不好,没必要非去花上半生精血去打拼下一番事业。可是说了这么多我也没办法反驳他,毕竟你说他不对吧,某种角度来说的确是来自一个奋斗不到十年的人传授的成功法;但的确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我沉默着,是不是嗯上一两声,终于熬到他挂掉了电话。但是我开始想,说了这么多,我都是在想我不想过怎样的生活,可我真正想要的是怎样的生活?
于是在经过一阵头脑风暴之后,我发现了,至于我到底想要过怎样的生活,这绝对是个问题,而且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从我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开始,知道我死去停止思考结束,这个问题不会有任何的答案。因为我的答案永远在变化。
从我小时候开始,那是很小的时候,我梦想中的生活就是成为一个很牛逼的人,赚大钱,买大房子,然后和我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后面我稍大点了,我梦想中的生活就是考上清华北大,然后找到一份月入百万的工作,开始疯狂潇洒;等我上了初中,我的梦想就是考上好大学,找一个人结婚,找一份好工作,买一间屋子;现在我梦想中的生活截然不同。所以我想写这样一篇博客,就算是记录吧,记录下我现在阶段梦想中的生活,不知以后看到这篇博客时是会对原来的自己会心一笑还是嘲笑现在的我的幼稚。
如果只写我梦想中的生活这的确有点太过单调了,所以我打算采访(如果可以算得上是采访的话)几个同学,看看他们梦想中的生活。

那就先从我开始吧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可能是来到加拿大前,也可能是我高二的时候,某一天我突然刷到了抖音上一个老哥在东北35岁退休吃香喝辣,我顿时感觉很新奇,感觉这简直就是一种未曾设想过的道路。再加上之前就看过鹤岗万元房的消息,我瞬间感觉所谓的这些什么好工作简直都是浮云,但冷静下来思考过后,我突然意识到虽然这些工作什么的是浮云,但钱可不是,那可是真金白银,没钱别说万元房了,就连桥洞让不让住人都得看城管的脸色。
再后来,网络上突然四处涌起来一波女权的浪潮,让人莫名其妙这一点先不说,这波浪潮倒是充分印证了我很久之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个理论——傻逼共振论。在网上,但凡有一个人提出了女性受到了怎样的压迫,就会突然出现一群人附和这个歪理邪说,即使这个说法不光不正确,甚至连发生都没发生。后面这种诡异的现象简直愈演愈烈,从莫名诬赖男生偷拍却不受到任何惩罚,反而受害人尽收迫害;到男性天生有罪论的出现,就连男生坐地铁都要被人拦下来以莫须有的罪名检查手机。整个社会一下子从一个平等的社会一边倒向女性。我当时仍秉承着别被互联网所影响观念,所以我当时并不怎么相信这些,直到我发现在我认识的人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竟然有一大批人是女权的坚定拥护者,就连曾经和我相处过很长一段时间人都是其中的一员,我猛然间对于女性的恐惧增加到了极点。
后面我深刻地意识到,其实并非是他们突然变成了女权,而是人家本来就是女权,只不过是我选择了认识人家。于是我想,就按照我这么个内在外在条件来说,能遇上能算得上是正常的女性已经少之又少,至于其中能看得上我的更是万里挑一,这么低的概率那就不是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了,所以对于未来的婚姻问题我的态度只有一个——碰。能碰上两情相悦,三观相合的人那就碰,碰不上那也没什么抱怨的,因为婚姻并非是生存的必需品,传宗接代这种血脉的延续也不过是一代人的执念而已,况且我活的就不怎么样,如果有一个孩子我又怎么敢去教育呢?生而不养不如不生。
所以这差不多就是我现在梦想中的生活之全貌,在东北的小县城有一间最便宜的小房子,能吃饱穿暖,一个人生活。
按照之前和涛哥唠嗑时他的说法:“隐居的生活啊”。
至于为什么是东北,我不得不单独写一段来阐述一下。自我出生直到两年前,我一直生活在大连,那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自我认知这件事,也就是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两年前,我到了加拿大,第一节课老师就让我们描述自己,我顿时词穷,懵了半天只能说出来是中国人这样一个很模糊的标签,但只从人的方面来说,我并不知道我究竟是怎样的。后来,趁着圣诞假,我天天熬夜追完了《天道》这部电视剧,我意识到文化认同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想要认识自己至少要先从这个方面来考虑。于是我开始想,很难说是思考,因为差不多就是有一搭没一搭的瞎想。我认为,作为母语是简体中文,且从小在中国长大的我来说,我已经有一套半成型的观念了,是独属于我作为一个中国大连人的观念,如今在加拿大就颇有一种试图融入别人的社会的感觉,甚至有了一种为了要融入而去改变自我观念的感觉,这就跟灰姑娘她姐为了穿进鞋子硬生生切掉脚后跟的感觉,这让我感到十分的不适,所以我梦想中生存的地方一定是一个周围人都说中文,我说什么别人能理解,我也能理解别人的地方。
本能实业的《滇东幻想症》里有一句歌词:

”一个人居然可以统治一种语言“

语言的确是一个人类表达和接受最有力的工具,人之所以能活在世界上就是因为不停的表达想法和不停的接受想法。作为一个母语并非英语的人,再去学人家本土的表达或俚语也不过是照猫画虎而已,能学会的只是某个或者某些单词在人们交流时的另一种隐意,当你说出他们的时候,你能否感受到这句话给你带来的感觉,就我来说我不能,我甚至会感到一丝尴尬,颇有一种滥竽充数的感觉。但当我说出我的母语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一句话给我的感觉,就像我骂出”傻逼“的时候我能感觉到这种强烈的攻击性。
至于中文这一个条件只要在中国境内的确不难实现,但为什么是东北?作为一个新一代大连人,我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统称南方人为”南蛮子“,统称沈阳以北的人为”北面来的“,至于我对这些没有太大的感觉,但有的时候还是潜意识觉得南方人相对于我们来说更精明一点,更有商业头脑;而北方人似乎没有我们更加大大咧咧,更豪放。而我恰巧就喜欢这种豪放,我深爱一个人人不设防,大家轻易就能敞开心扉的环境,虽说路不拾遗有点夸张,但我更适应这种大家有什么说什么而不是遮遮掩掩的感觉。所以我选择东北。
至于选择小县城的原因纯粹是因为我有不能在人特别多的地方待着的毛病,每次在人特别多的地方待总让我感到浑身上下的不得劲,加上县城来说既有淳朴的人文,没有大城市的尔虞我诈,也没有那么多人聚集在一块,属于是我梦中情地了。
好吧,写了这么多,但终究也不过是我目前的一分幻想而已,至于以后是否能实现,或者是以后过上了怎么不一样的生活,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二〇二五年
七月二十七日
下午三时五十三
于加拿大

All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